避寒 避暑 农家乐 民宿 康养旅居网 | |
阴阳,天地间最大的学问! | |
信息来源:互联网 浏览次数:365 | |
一、懂阴阳,是每个中国人应该都懂的学问。 万物不离阴阳,当你懂了阴阳就能了解事物发展规律。阴阳涵盖了万事万物的方方面面,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精华。为什么有春夏秋冬呢?因为天地间阴阳气的转换。人为什么生病呢?因为阴阳不平衡。那个老太太为什么那么多病呢呢?因为她阴气太多,阳气不足了。 二、什么是阴阳? 《易经》讲,阴阳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万物。阴阳就是同一事物相对立的两个面。有上就有下,有左就有右,有南就有北,有白就有黑,这都是阴阳。凡是向上的,运动的,温热的,积极的属于阳。反过来向下的,静止的,寒凉的,消极的就属于阴。阴阳最大的代表:天地。天在上为阳,地在下为阴,原子是已知最小的阴阳。男人属阳,阳代表着发散;女人属阴,主收敛。 三、懂阴阳,治病才不会错。 治病不懂阴阳,患者离不开床,庸医杀人无数! 俗语讲:十人九虚,「虚则补之」,但是这补阴和补阳可不是一码事,补药吃不对那就是毒药呀。如果一个人阴虚,只顾抓一大把补品,管他补阴还是补阳,只要补就好,一通乱吃,本身阴虚火就旺,内在就热,而你若服补阳助火的药,就如同火上浇油。阴虚了,这是水少了,一通乱补,补你个血压升高,养出病来,你说你冤不冤枉? 该补阴时补阴,该补阳时补阳,这样才是养生基础之法。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,人体的疾病也超不出这个道理,所以要想治好病,首先要从问题的根本——阴阳上求得解决。那从养生上,我们就要了解人体阴阳的四个基本规律:互根互用、对立制约、消长平衡、相互转化。 四、阴阳互根互用 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单独存在,孤阳不生,独阴不长,少一个也不行,古人说阳根于阴,阴根于阳,无阳则阴无以生,无阴则阳无以化。 阳病了并不单纯是阳的问题,也有阴的关系,「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,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,善补阴者,必于阳中求阴,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绝」,真正懂得医道的人呀,看病和养生会从整体去考虑。 互用是指双方相互资生,促进和助长的意思,人体内的阴精不断的升起来就这些津液、水液、血液来供给阳气,这阳气就能发挥它的作用,去护卫身体,不使外邪病气侵入身体,还能让阴精能踏实的守于内而不泄露,阴气平和,阳气固密,机体才能健康,这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中讲的「阴平阳秘」。 五、阴阳对立制约 阳气盛了,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火气大了,阳为热,身体老热着,水就越烧越少,这阴就代表体内的水液,阳热太盛了,身体就会表现出干燥,发热,咽干,眼涩,这就是阴虚的表现,体内的水液成分就少了,不能滋润器官和内脏了。反之,阴气太盛了呢,阳就不足了,阴的特点是寒,体内的阴气太重了就会导致身体机能减退,产热不足,手脚冰凉,怕冷。 六、阴虚阳虚怎么治呢? 《黄帝内经》提出:「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。」唐代有一个医学家王冰把这个完善成一套方法,其中一句话很好:壮水之主以治阳光,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,热证以寒凉药物去治,寒症以温热药物去调。看看你属于阴阳哪种体质: (一)、阳气不足的寒性体质。 表现为性格偏内向、喜欢安静、畏寒冷、喜暖热、爱喝热水、容易拉肚子、手脚冰凉、没精神容易乏力,舌苔偏白、津液较多、面色多青白或青黄、体型容易虚胖、脉搏较缓慢,因此要增加瑜伽中能激发阳气的练习。 (二)、阴虚火旺的热性体质 表现为性格偏外向、喜动、喜冷寒,不喜暖热,爱喝凉水冰饮、爱吹风吹空调、口容易苦、小便黄赤、烦躁易怒、便秘、口咽干燥、,舌红苔黄、面色发红、脉搏多较快。 阳盛阴虚的人代表体内的水分不足,水少则火旺,因此体内总会有一些奇妙的火气,动不动就口腔溃疡,要么没原因的烦躁,多动,手脚心发热,胸口烦热等等,因此需要增加瑜伽中属阴的练习,来提升阴和阳实现平衡。 |
|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| |
康养旅居网 农家乐 民宿 酒店 宾馆 |